找到相关内容2640篇,用时16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教授修行及诸谛”释义

    如上所说程度相同的了悟者。意即,赡部洲被前述六──同等层次的了悟者所充满。  因此,和“双第一”相同的所有比丘,是指充满者。赡部洲等十方世间界,是指被全部充满的地点。芦苇等六种植物,是指如何充满的譬喻...同样,圣者心流中(远离烦恼)的真如,以及所断烦恼在真如上被圣道除灭的那一分,这两者都是灭谛;因为那是以出世间道断除所断烦恼的无为。  又,有人引《究竟一乘宝性论释》:   世尊!所谓苦灭,就是无始...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3465005.html
  • “常见”与“涅槃”——提婆菩萨“涅槃”思想析义

    分别,其病深固难可救疗,是故不应执有无等。57  这是说,人如果在生死的世间上面生执著,还能够以出世来方便断除;但如果在涅槃的出世上生起执著,那可就是极难治愈的病疾了。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涅槃...与中观论颂完全一样,其在中观学派的重要性仅次于中观论”。4  通常所谓的《百论》,唐代玄奘、文轨等称为《经百论》;《付因缘传》也说提婆造《经百论》就是罗什所译的《百论》。《百论》全论二十品,每...

    体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4465080.html
  • 宝性论科判

    染污。  犹如莲花出于水,不为彼水所染污,  如是佛子生世间,不为世间所染。  子三、获不退转之功德:  行持利他之事业,智慧恒如火炽燃,  寂灭静虑之等持,恒时入此定境中。  子四、成最后有之功德:...清净体,  以及依彼之等流,所说深及种种。  子二、彼等与比喻对应:  当知由超世间故,世间此喻不可见,  不可见故佛自身,宣说与彼界相同。  所说微细甚深法,犹如蜂蜜一味性,  所说种种广大法,犹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5365090.html
  • 太虚大师三教关系论与人间佛教

    学说在纷纭繁变的人界中,推为至当的格言,在讲世间的学说里也算是最完满的哲学了”。人生是善业所感,既有人生的果报,须假继善之功,完满善性。这种完全以人为中心,其他一切环境全以人的用功致力以达...思想策略,以振兴佛教为契机,进而昌明整个中国文化。依据人间佛教以人为本、关注世间、净化人心、趣向佛果的指导思想,太虚大师对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理论得失分别加以契合时代需要的臧否与抉择,并就在人间佛教的...

    许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0065149.html
  • 中国佛教的孝道思想

    “孝养”、“孝敬”,这是佛教的“小孝”;以德报父母恩、显亲扬名在世人看来是人生最大的孝,但在佛教中不过是“中孝”;佛教重视出世间和出世之孝,即要以“道”报父母恩,以佛法开导父母,令父母接受佛法而一起...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总之,如能使父母闻得戒,修习三昧,成就无上智慧,最后获得解脱,这才是佛教徒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是真正的孝行。所以,强调精神救渡乃是佛教孝道的根本。  《牟子理惑论》是...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2365212.html
  • 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义证

    唐般若译]唱曩鼻字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证得无依无住际。  攞字门章第八  攞字时,入无垢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世间故,爱支因缘永不现故。  出世间故无依,爱不现故无垢。世间所谓名色,即是十二有支,生死之体。四蕴曰名,羯罗蓝等名色。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展转相依,如二束芦,俱时而转。故生死体不出名色。名色离者则识、名色、六人、触、受五支现在果灭,爱不现则爱、取、有三支现在因灭。又出世间...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3865298.html
  •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2)

    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若夫国土,世间,国土者即净土也,为从一切空之理,随定智力,应念而现,不涉筹量,如幻术...。此非智巧所能,盖为应故尔。  心融妙理虚空小,道契真如法界宽。  此二句赞法身德,谓心与妙理融会之时,即见法身广大无际,反观世间虚空,如海一滴。《楞严》云:尔时阿难蒙佛和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5465315.html
  • 佛教成语汇编(三)

    ?八八七中):‘世间文章技艺尚要悟门,然后得其精妙,况出世间只恁么了得?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此为其例。(《禅林宝训卷三》)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泪。”(李明权)  一口吸尽西江水  禅宗比喻融贯万。《五灯会元?卷三?庞蕴居士》:“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又宋?...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1065495.html
  • 金刚经札记(1)

    空即是万,万即是空。例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七十二中说:“般若波罗蜜多中,或时分别诸法空是浅,或是说世间即同涅槃是深。色等诸法,即是佛法。”也就是说,观察诸法之性是空仍是浅义,肯定世间诸法即...之义,指会诵佛陀的教法。即在诸比丘的集会上,推选为首一人对佛陀所说的言教进行会诵,经过听众的讨论、甄别、审核,将其确定下来。如在王舍城的第一次结集,就是在大众中推选出精于的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和精于律的...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2165507.html
  • 金刚经札记(3)

    ,犹若“丛林”一样不使草木杂乱生长,如是诸比丘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展转相教、展转相谏、展转忏悔、相互资补而得增益安乐住,以确保在不违背世间的同时与诸佛所悟之真理时时相应,是名为众。  [...白衣见出家者亦须行敬礼。这又说明了“世出世间一切,皆须于恭敬中求”,故我佛无请而不随便为其说法,为令行人能对佛法能生起恭敬心。特别是不许对无正信之人说法,其意在于为令行人不生轻视佛法之心,以防止...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2365509.html